福音书 以灵性主义为依托

Allan Kardec

返回菜单
第二十五章: 不断寻求,你们就会找到

■ 自助者天助
■ 看看天空中飞翔的鸟
■ 不要为拥有金钱而殚精竭虑


自助者天助

1. 不断地请求,上帝就会赐给你们;不断地寻求,你们就会找到;不停地敲门,门就会为你们打开。是的,不断请求的人就会得到;不断寻找的人就会找到;不停敲门的人,门就会为他打开。

你们当中谁有儿子吗?如果他向你要面包,你会给他石头吗?或者,如果他要鱼,你会给他蛇吗?绝对不会!你们虽然邪恶,但是还知道如何把好东西给自己的孩子,那么,你们的天父肯定会把好东西给那些向他请求的人们了!(《马太福音》第 7 章第 7 节至第 11 节)

2. 从世俗的观点来看,“不断地寻求,你们就会找到”这句箴言与我们常说的“自助者天助”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劳动法则的体现,因而也是进步法则的体现,因为进步是劳动的成果,劳动产生智慧的力量。

在人类的婴幼儿时期,人类的智力水平只能满足寻找食物、躲避恶劣天气和抵御敌人等需求。然而,上帝赐给人类的比赐给动物的更多:不断地渴望更好的自己;正是这种渴望促使他们去寻找改善自身处境的方法,而这又反过来引导他们去发现、发明和完善科学,因为正是科学给了他们自身所缺乏之物。通过这些研究,他们的智力得到提升,道德得到净化。在肉体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需求亦随之而来。人类除了生理上的营养,还需要精神上的营养,这就是人类从原始状态到文明状态的过渡。

然而,每个人在其一世中单独完成的进步是很少的,甚至对许多人来说是难以察觉的。倘若灵魂既无前世、亦无来生,那么人类又将如何进步呢?如果灵魂脱离肉体后,便一去不复返,人类就会一直处于原始人状态而徘徊不前,永远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东西要学。因此,人类根本不可能在世界初期就达到更先进的水平,因为每经一世,所有的智力劳动都必须重新开始。相反,如果灵魂能够轮回,便能取得进步;随着这些进步积少成多,灵魂便能逐渐从原始文明过渡到物质文明,然后进一步过渡到道德文明。(参见第四章第 17 节)

3. 如果上帝让人类免于体力劳动,他们的四肢就会萎缩;如果上帝让人类免于智力劳动,他们的精神就会停留在婴儿时期,处于动物的本能状态。这就是上帝为何要让劳动成为一种必需的原因;他对人们说:不断地寻求,你们就会找到不断地劳动,你们就能生产。如此一来,你们必将承受自身行为所导致的结果:要么依所行之事积功德,要么依所行之事受报应。

4. 基于这一原则,灵性来并非为了带来生产所需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从而省却人类自身进行的探究工作;这种方式无异于将现成之物交给人类手中,让他们不必俯身捡拾,甚至不必费心求取。若是如此,即使最懒惰之人也能充实自己,最不懂学问之人也能毫不费劲地变聪明,这样的人哪怕无所事事,也能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这显然是不对的!灵性之所以来并不是为了让人类免受劳动法则的约束,而是为了向人类展示其必须达到的目标,以及践行劳动法则的道路,是为了鼓励人类: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达成目标。你们要靠自己去发现脚下的障碍,靠自己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你们需要,我们就会给你们所需的力量。(《灵媒之书》第二册第二十六章第 295 节)

5. 从道德观念来看,耶稣这句话的意思是:寻找照亮前行道路的光明,你们就能找到光明;祈求抵抗邪恶的力量,你们就能获得力量;向善良的灵性寻求帮助,他们就会像《托比特书》中的天使一样来陪伴你们,成为你们的向导。想要寻求好的忠告,你们永远不会遭到拒绝;敲我们的门,门就一定会向你们敞开;但要心怀真心和诚意,要充满热情和信任,要为人谦逊而不傲慢,否则,你们就只能自生自灭、无依无靠,任失败成为对你们傲慢的惩罚。

是言:不断地寻求,你们就会找到;不停地敲门,门就会为你们打开。


看看天空中飞翔的鸟

6. 不要在尘世为自己积蓄财宝,世间的财宝会被虫蛀锈蚀,还会被破门而入的盗贼偷窃,要在天堂里为自己积蓄财富,在那里不会被虫蛀锈蚀,也不会被强盗偷走。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也会在那里。

因此,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维持生活的饮食操心,也不要为蔽体的衣服操心。生命胜过你们吃的食物,你们的身体胜过你们穿的衣服。

看看天空中飞翔的鸟吧,它们不播种、不收获,也不存粮入库,而你们的天父却喂养着它们,你们难道不比这些鸟贵重得多吗?你们中间,又有谁会因为操心而使自己的寿命延长一小时呢?

你们为何要为衣服操心呢?看一看原野上的野花吧,看它们是怎样生长的。它们既不为自己劳作,也不为自己纺衣。我告诉你们,尽管所罗门是荣华显赫的君王,可是,他的衣着却依旧比不上这些野花中的任何一朵美丽。虽然这些花草今朝生机昂然,明天将被投进火炉烧掉,但上帝还如此精心地装饰着它们,那么,上帝难道不会更加装饰你们吗?你们这些缺乏信仰的人!

所以,不要忧心忡忡地问:“我们吃什么呀?我们喝什么呀?我们穿什么呀?”这是那些不知道上帝的人总惦记的事,不要忧虑,因为你们在天之父知道你们需要这一切。

你们首先应该关心神的国和他认为是正确和美好的事情,他就会另外赐给你们其它所需要的一切。不要为明天担心,明天自有明天的烦恼,今天的烦恼已经够多的。(《马太福音》第 6 章第 19 节至第 21 节和第 25 节至第 34 节)

7. 从字面上看,这些话是对一切远见和劳动,从而也是对一切进步的否定。若是遵循这一原则,人类难免会放任自流,事事消极被动,四体不勤,精神不振。若这是他们在世间的常态,人类就永远无法脱离原始状态;若这是当今所依循的法则,人类就只能无所事事地生活。这不可能是耶稣的思想,因为这与他在别处所说的话语自相矛盾,与自然法则也背道而驰。上帝创造人类,虽未给他们衣服和住所,却给了他们创造的智慧。(参见第十四章第 6 节和第二十五章第 2 节)

因此,这些话无非是对上天所做的一个诗意的比喻,其寓意是指上天永远不会抛弃那些相信他、追随他左右之人。上天并非每次都会以物质方式来帮助人们,但他会以思想来激励他们,让他们找到摆脱困境的方法。(参见第二十七章第
8 节)

上帝既知人之所需,亦供人之所需。但人类拥有贪得无厌的欲望,永远不懂得知足常乐:必需之外,常求奢侈。正因如此,上天才会对其所保留。他们常常因为自己的过错而不满,因为他们忽略了他们的良心对自己的警告;上帝会让他们承受后果,作为未来的教训。(参见第五章第 4 节)

8. 根据公正、仁慈和爱邻居的律法,一旦人们懂得了如何管理给予他们的食物,地球上的产物就能养活所有居民。当博爱在所有民族中盛行,就像同一国家的不同省份一样,一个民族暂时的富余便可弥补另一个民族暂时的不足,这样一来,人人都能拥有自己所需之物。富人要将自己当成拥有大量种子之人:如果他们播撒这些种子,便能为自己和他人种出数百倍的粮食;若将这些种子据为己用,不知节约,浪费无度,那么这些种子将颗粒无收,人人都会无以为继。如果他们将种子储藏在谷仓里,种子就会被虫子吃掉。这就是为何耶稣会说:不要在尘世为自己积蓄财宝,世间的财宝是易逝的;要在天堂里为自己积蓄财富,因为天堂的财富是永恒的。换言之,切勿将物质上的财富看得比灵性上的财富更重要,要懂得如何牺牲前者去换取后者。(参见第十六章第 7 节)

仁慈和博爱是法律无法规定的。如果心中没有仁慈与博爱,自私会将它们永远扼杀;灵性主义者的工作就是要让仁慈与博爱走进人们心中。


不要为拥有金钱而殚精竭虑

9. 你们不要随身携带金银铜钱,不要带背包,不要带多余的衣服、鞋,也不要带手杖,因为工作的人应该得到他所需要之物。

10. 无论你们到哪个村镇,找到你们可以信赖的人,住在他家,直到你们离开那地方。你们走进那户人家时,要说“平安与你们同在。”如果那家人欢迎你们,他们就配得上你们的祝福,愿他们享有你们为他们祝福的平安。但是,如果他们不欢迎你们,他们就配不上你们的祝福,你们就收回你们的祝福。

如果有人或城镇不欢迎你们,或者不听你们所说的,就离开那个房子或城镇,并抖掉脚上的尘土。我实话告诉你们,在审判日,那个城镇受的惩罚要比所多玛和蛾摩拉人遭受到的还要惨。(《马太福音》第 10 章第 9 节至第 15 节)

11. 这些话是耶稣第一次派门徒出去传扬福音时对他们说的。这在那个时代并不奇怪:这些话与东方的宗法习俗是一致的,在东方,人们总是欢迎旅行者进入他们的帐篷。然而,当时旅行者少之又少。在现代文化中,随着旅游的盛行,新的风俗习惯应运而生;只有那些尚未受到大规模旅游影响的偏远地区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惯。耶稣若是回到今日,大概再也无法对门徒说出“不带食物就出发”这样的话了。

除了其实际含义外,这些话语还蕴含了更深层次的道德含义。耶稣通过这一方式来教导他的门徒要相信上天。他们一无所有,就无法诱惑世人的贪婪,从而让世人接受自己。这是一种区分仁慈和自私的方法。所以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可以问问谁配得上让你们住在他的家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真正仁慈之人才会不求回报地为旅行者提供遮蔽之所,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听你们的话语。你们可以根据他们的仁慈认出这些人。

至于那些不欢迎他们,或者不听他们所说之人,难道耶稣有叫门徒去咒诅这些人,勉强这些人,或者诉诸武力和高压手段去转变这些人的想法吗?当然没有,他只是让他们去别的地方寻找善意之人。

这就是如今的灵性主义告诉其信徒的道理。不要违背任何人的良心。不要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信仰去接受你们的信仰。不要诅咒那些与你们想法不同之人。你们要召集那些来到你们这里的人,不要去管那些拒绝你们的人。要谨记基督所说的话。从前,天堂靠武力取得;如今,则凭仁善以居。(参见第四章第 10 节和第 11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