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书 以灵性主义为依托

Allan Kardec

返回菜单
第十一章: 爱 人如爱己

■ 最重要的诫命:在任何事情上, 你们想让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们也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 凯撒之物当归给凯撒
■ 灵性所传教义

. 仁爱律法
. 自私自利
. 信仰与仁慈
. 对罪犯仁慈
. 一个人该为一个罪犯冒生命危险吗?


最重要的诫命:在任何事情上, 你们想让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们也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1. 耶稣的这番话说得撒都该人哑口无言,而法利赛人又聚在一起。其中一人是研究摩西律法的专家,他想试探耶稣,他问道:“老师,律法中的哪条诫命最重要?”耶稣回答说:“‘要全心全意、尽智地爱主—你的上帝。’这是首要的一条,也是最重要的。第二条和第一条类似:‘爱人如爱己。’这两条诫命是一切律法和先知教导的基础。”(《马太福音》第 22 章第 34 节至第 40 节)

2. 在任何事情上,你们想让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们也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教导的含义。(《马太福音》第 7 章第 12 节)
你们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路加福音》第 6 章第 31 节)

3. 天国就像一个国王,他要和他的奴仆清算帐目。国王开始算帐了:一个欠了国王好几千块银币的人被带到他面前。欠债人无钱还债,主人命令他卖掉自己所有的一切,甚至他的妻子和儿女,好偿还债务。这个奴仆跪在国王面前哀求:“请您宽容我吧,我一定会还清债务的。”国王可怜他,就免了他的债,把他放了。这个奴仆离开国王后,就去找另一个与他一起当差的奴仆,那个奴仆欠了他一百个银币。他卡住那个奴仆的脖子说:“还我的钱!”那个奴仆跪在地上哀求说:“请宽容我吧,我一定会还清欠你的钱。”可是第一个奴仆不答应,而是把他的同伴送进了监狱,不还清欠债就不放他出来。

其他的奴仆们目睹这一切,非常难过,就去告诉主人发生的一切。于是,主人把第一个奴仆叫回来,对他说:“你这个恶奴。你欠了我那么多钱,你求我可怜你,我就免了你的债务,难道你不该像我可怜你一样,可怜你的同伴吗?”主人非常生气,就把这个奴仆投进监狱。他不还清所有的债务,就不放他出来。

除非你们从心底里宽恕你们的兄弟,否则,天父就会像那个国王对待他的奴仆一样对待你们。(《马太福音》第 18 章第 23 节至第 35 节)

4. 爱人如爱己;我们想让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就是对仁慈全面的表述,因为它囊括了我们对他人的所有责任。在这一方面,没有什么比“己所欲,施于人”这条诫命更具有可靠的指导意义了。一个人如果自己做不到品行端正、宽容大度、仁爱奉献,又凭什么要求同伴比自己做得更好?践行这两句箴言,才能摒弃自私自利。人们若能将此作为其行为的准则和制度的基础,就能理解何谓真正的博爱,确保人与人之间的和平与公正。将不会再有仇恨和纷争,只有团结、和谐、互爱。


凯撒之物当归给凯撒

5. 法利赛人离开耶稣教导人们的地方,策划如何抓住耶稣话里的把柄。他们派了一些他们的门徒和希律党人去见耶稣。他们说:“老师,我们知道您很诚实,并忠实地传播上帝的真理之道,您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您待人一视同仁。请您告诉我们:我们该不该向凯撒交税?

耶稣知道他们不怀好意,就说:“你们这些伪善的家伙,为何想试探我呢?让我看看你们纳税用的银币。”他们递给耶稣一枚银币,耶稣问:“这上面刻的是谁的头像和名字?”他们说:“是凯撒的。”耶稣说:“那么,就应该把属于凯撒的东西给凯撒,把属于上帝的东西给上帝。”

听了这话,他们都非常惊讶,于是离开耶稣走了。(《马太福音》第 12 章第 15 节至第 22 节;《马可福音》第 12 章第 13 节至第 17 节)

6. 耶稣之所以被问到这个问题,是由于犹太人担心罗马人向其征税,故将此其变成一个宗教问题。为了废除这项税收,当时成立了一个很大的政党。所以对他们而言,缴税是当前令人愤怒的事情;否则,他们向耶稣提出“我们该不该向凯撒交税?”这一问题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这个问题是一个陷阱,因为他们想要根据耶稣的回答来煽动罗马当局或犹太异议人士反对他。但是“耶稣知道他们的恶意”,他避开了这个问题,并给他们上了公正的一课,告诉他们要偿还所欠的一切。(参见“前言”章节的“税吏”部分)

7. 箴言有云:“凯撒之物当归给凯撒”,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不应过于局限和绝对。正如耶稣的所有教导一样,这是一个从特定环境中推导出来的,并采用实际和惯常的形式归纳的普遍原则。这一原则的初衷是:一个人想让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应怎样对待别人。它谴责对他人造成的一切身体伤害或道德伤害,谴责对他人利益的任何侵犯。它要求每个人都应尊重他人的权利,就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权利得到尊重一样;不仅如此,它还要求必须履行对家庭、对社会、对政权以及对个人的责任。
灵性所传教义


仁爱律法

8. 仁爱涵盖了耶稣的全部教义,因为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而情感是实现进步和不断升华的本能。人类在起源之初只有本能;进一步进化和堕落的人类也只拥有感知能力;只有在他们变得更文明、更纯净的时候,才会拥有情感。情感的巅峰便是仁爱,这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爱,而是在炽热的心头拥有一缕暖阳,它凝结和汇聚了超凡脱俗的渴望和启示。仁爱律法倡导的是全人类的团结,它弥合了个性的差异,消除了社会的痛苦。一个人若能在苦难中战胜人性,用伟大的爱去爱他的兄弟姐妹,这样的人就是幸福的!爱他人之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既无灵魂上的痛苦,也无肉体上的痛苦。他们步履轻盈,生活超然于自身之外。当听到耶稣说出“仁爱”这个神圣字眼时,世人无不为之颤抖,殉道者们无不满怀希望地聚集于竞技场内。

接着,灵性主义又说出了神圣字母表中的第二个词——轮回转世。请注意,这个词汇将墓碑从空空如也的墓穴中连根拔起:它超越了死亡,向惊讶的世人类揭示了人类的智慧遗产。这个字眼不再引导人们走向死亡;而是带领他们征服自我的存在,实现自我的升华和变形。血肉曾拯救灵性,而今,灵性须拯救人类脱离物质。

我曾说过,人类在起源之初只有本能;受本能支配之人只会更接近他们的起点,而非他们的目标。要朝着这一目标前进,他们须克服本能、充实情感,即要让蛰伏于物质中的种子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同时不断完善内心的情感。本能犹如情感的萌芽和胚胎,它是情感进化的前提,正如橡果中蕴含着橡树一样;进化程度较低者的个体,就是那些正在一点点剥茧蜕变,但仍受制于自身本能之人。灵性犹如田园,须精心培育、耐心耕耘。未来的一切财富皆依赖于今天的劳动,而更重要的是,劳动将最终让你获得荣耀的升华。所此,一旦你领悟了仁爱律法,领悟了它所倡导的全人类团结,你就会从中感受到灵魂上的甜美欢欣,而这正是天国喜乐的前奏。(拉撒路,巴黎,1862 年)

9. 爱是神圣的本源,从始至终,你们的灵魂深处无不拥有那圣火之焰。这一事实早已得到你们一遍又一遍的证明;最卑劣之人、最可鄙之人、罪大恶极之人,大多会对另一个人或某一种事物怀有一种强烈而执着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因任何事物而消减或泯灭,并且往往会上升到某种极端的程度。

我之所以说“另一个人或某一种事物”,是因为在你们当中,有不少人将其内心难能可贵的爱倾注到各种动物、植物甚至于某些物品上:他们离俗遁世、厌弃世人,抵制灵魂的自然倾向,渴望在自身以外的事物中找到爱和情感的共鸣。他们将仁爱律法降低到了本能的程度。但无论他们做什么,他们都无法抑制上帝在创造他们时,在他们心中播下的一颗有生命的种子。这颗种子会随着道德和智慧不断地萌芽和成长,虽然会受到自私的限制,但它永远是神圣与善良美德的源泉,这种美德会滋生真诚而持久的感情,带你穿越世间崎岖而荒芜的道路。

有些人对轮回转世的考验心存芥蒂,因为这意味着会有其他人介入到他们极为在意的亲密关系中。可怜的人啊!是你们的感情让你们变得自私;你们的爱只局限于一个封闭的家庭和朋友圈,其他人对你们而言一点也不重要。那么,为了按照上帝意志去践行仁爱律法,你们必须一视同仁地去爱天下所有人。这项任务固然漫长而艰巨,但它终将得以完成。这是上帝的意志,对于灵性主义而言,仁爱律法是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法则,因为它终有一天会消除以任何一种可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自私自利——因为除了个人的自私自利,还有家庭、种姓和国家的自私自利。耶稣说“要爱邻如己”。那如今,“邻”的范畴有多大?家庭?宗教?还是国家?不,它是指全人类。在进化程度更高的世界,协调和主导居住在这里的灵性的,是彼此之间的互敬互爱,而你们所在的星球——注定会因社会变革而取得进展 ——将看到居民践行这一崇高法则,这是神性的体现。

仁爱律法的影响表现为人类的道德进步和尘世生活的幸福。最叛逆、最卑鄙之人看到这样做所带来的好处,便会改过自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相反,要尽己所能,善待他人。

不要以为人心是贫瘠坚硬的;即便如此,它仍会屈服于真爱。爱,犹如一块令人无法抗拒的磁石,一旦与它接触,便会向蛰伏于其中的美德种子注入生机与活力。作为一个考验和流放之地,地球将被这一圣火净化,并将看到仁慈、谦卑、耐心、奉献、自我克制、顺从和牺牲等所有源于仁爱的美德一一得到践行。所以,不要厌倦聆听福音传道者约翰的话语。如你们所知,在因年迈虚弱停止讲道之业后,他什么也没做,只是重复着这句温馨的话:“我的孩子们,要彼此相爱。”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你们当好好借鉴经验,吸取教训。践行之路虽然艰辛,灵魂却将大受裨益。相信我,应我所求,尽心竭力地做到:“彼此相爱”;不久的将来,你们定会看到地球的转变,它将变成一个极乐世界,在那里,正义的灵魂将得到安息。(芬乃伦,波尔多,1861 年)

10. 我亲爱的同道们,这里的灵性通过我的声音告诉你们:“付出爱才能得到爱。”这一思想是如此至真至理,以至于你能从中找到所有安抚与慰藉,可纾缓每日的艰辛。更棒的是,通过践行这一至理箴言,你将超脱物质的束缚,在俗世生命结束之前净化自己的灵性。在对来世已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灵性主义的研究会让你们坚信:你们定会飞升到上帝身边,得到你们灵魂所渴望的应许。此外,你们还须不断提升自我,摆脱物质的局限去判断事物,莫去谴责他人,除非你们在思想上已与上帝保持一致。

在最深层的意义上,仁爱意味着忠心、诚信和正直,意味着唯己之所欲,方施于人。它意味着要以自身为出发点,去探寻你们的兄弟姐妹所受之苦难的内在意义,从而帮助他们获得解脱。它也意味着要将人类大家庭视为自己的家庭,因为你们终将在某个更高级的世界遇到这个家庭;而组成这个家庭的灵性,如你们一样的上帝子民,注定要不断地进化。这就是为何你们不能拒绝上帝随意为你们指定的兄弟姐妹;因为就你们而言,如果兄弟姐妹都如你们所愿,是自己指定的,那必然皆大欢喜。因此,面对一切受苦之人,要永远给予他们希望和支持,这样才能让你们拥有真正的仁爱和正义。

要相信“付出爱才能得到爱”这句至理箴言,它会为你们辟开前行的道路,揭开变革的序幕,让你们追随始终不变的方向。不过,正在听我说话的这些人,你们已然收获不少;与百年前相比,你们的进步是巨大的。为了自己好,你们改变了很多,甚至于毫无怨言地接受了大量关于自由和博爱的新思想,而这是你们以前曾经拒绝的。再过一百年,你们将会轻松接受那些目前还无法融入你们脑海的思想。

如今,灵性主义运动已迈出了如此巨大的一步,你们将看到灵性口述中所含的公正和复兴思想被普通智性世界接受的速度有多快。一方面,因为这些思想呼应着你们内心所有神圣的想法;另一方面,因为你们早已准备好一颗肥美的种子:即在上个世纪 [a] 根植于社会中的伟大进步思想。既然万事万物皆受上帝旨意而彼此关联,那么得到和接受的所有经验和教训都将包含于泛爱天地和博爱众生之中。藉此,道成肉身的灵性能更好地判断和感知事物,在你们的星球上携手并进;他们将相互理解、彼此相爱,摧毁所有不公正,消除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误解的一切根源。

灵性主义对这一伟大理念进行了更新——《灵性之书》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而这一理念将为下个世纪创造伟大的奇迹:在充分理解这句箴言的基础上,团结全人类在物质上和灵性上的共同利益:“付出爱才能得到爱”。(桑森,巴黎灵性主义协会前会员,1863 年)


自私自利

11. 自私自利,犹如人类的瘟疫,阻止人类道德的进步,故必须将其从地球上消除。灵性主义的使命是要让地球进化为更高等级的世界。为此,每一位真正的信徒都应将自私自利作为其武器、力量和勇气瞄准的目标。我之所以提及“勇气”,是因为战胜自己远比战胜别人需要更多勇气。所以,你们每个人都应尽一切努力与你们内心深处的自私自利作斗争,因为它是吞噬一切心智的怪兽,其生于傲慢自大,是这个世间所有苦难的根源。它否定仁慈,因而也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最大障碍。

耶稣给你们树立了仁慈的榜样;本丢·彼拉多则是自私自利的,因为义者在准备行刑时,彼拉多洗了手,说:“这与我有何关系?这是一位义者;你们为何要把他钉在十字架上?”尽管如此,他还是让人把耶稣处死了。

这是仁慈和自私之间的对立;正是由于这种腐病侵入了人类的心脏,基督教才未能完成其全部使命。追求信仰的新使徒们,启智开明的高阶灵性们,根除这一邪恶的工作与责任落在了你们肩上,你们要赋予基督教一切力量,为其扫除前进的障碍。将自私自利从地球上消除,让地球成为一个进化的世界,是时候为人类披上托伽长袍了,[b] 为此,你们须首先将个人心中的自私自利连根拔起。(以马内利,巴黎,1861 年)

12. 如果人们彼此相爱,就能更好地践行仁慈;但要做到这一点,你们须努力解开自己的胸甲,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才能对受苦之人更加敏感。冷酷只会杀死美好的情感;基督从不拒绝任何人;凡到他那里去的,无论是谁,都从未遭到回绝:无论淫妇还是罪犯,都接受过他的帮助;他也从不担心自己的名誉会因此受损。那么,何时你们才会将他作为你们一切行为的榜样呢?如果仁慈主宰地球,邪恶便再也无法横行;它会羞愧地逃走,将自己隐藏起来,因为它会发现自己终无立锥之地。你们要坚信,邪恶终有除尽之时。

首先,你们要为自己树立一个榜样,一视同仁地善待众生;切莫理会那些鄙视你们之人,要将一切公正交付上帝,因为他每天都会将稗子从麦子中区分出来。

自私是对仁慈的否定;现如今,没有仁慈,社会就不会有和平;我还要进一步声明:甚至还会无安全可言。世人若自私自利,傲慢自大——二者常常结伴而行,便会出现狡黠精明之人当道,利益冲突无处不在,最神圣的感情遭到践踏,甚至连家庭的神圣纽带也得不到尊重。(帕斯卡,桑斯,1862 年)


信仰与仁慈

13. 我亲爱的孩子们,不久前我曾告诉你们,没有信仰的仁慈不足以在人们之间维持一种能够使他们幸福的社会秩序。我应该说,没有信仰,就不可能有仁慈。事实上,你们会发现,纵使毫无宗教信仰之人也有可能会有慷慨解囊的冲动,然而,朴素无华的仁慈唯有通过自我克制和不断牺牲一切自我利益才能得到践行,而只有在信仰的启迪和激励之下,才可能拥有这种朴素无华的仁慈——因为除了信仰,没有什么能让我们勇敢而坚毅地背负这一生的十字架。

是的,我的孩子们,那些渴求满足之人假装他们可以只关心自己的幸福,以此逃避自己在这世间的命运,这都是徒劳。当然,上帝创造我们,是为了让我们获得永恒的幸福;与此同时,尘世的生活只不过是为了实现我们的道德进化,因为藉由肉体器官和物质世界的帮助,可以更容易地完成这种进化。不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起起落落,也不论你们迥然不同的品味、倾向和需求,俗世生活也是践行仁慈从而完善自我的一种途径,因为只有通过相互忍让和牺牲,才能维持不同因素间的和谐统一。

然而,你们说得对,如果人们在这个世界追求的幸福不是物质享乐,而是善行义举,那么他们必能获得幸福。基督教的历史讲述了殉道者们欣然赴死的故事。在当今社会,要成为基督徒,既不需要殉道而死,也不需要牺牲生命,只要牺牲你们的自私、傲慢和虚荣即可。如果以仁慈为启示,以信仰为支柱,你们就一定能获得胜利。(守护灵性,克拉科夫,1861 年)


对罪犯仁慈

14. 真正的仁慈是上帝赐予这个世界最崇高的教导之一。纯洁的友爱应存在于真正遵循上帝教义的门徒之中。你们要爱不幸之人和犯罪之人,因为他们是上帝的造物,只要他们悔改,就应给予他们宽恕和怜悯,就像你违背神圣律法所犯的错误一样。与那些你们拒绝宽恕和怜悯之人相比,你们自己更应受到谴责、感到内疚,因为他们往往不像你们这般了解上帝,所以对他们的要求自然比你们更低。

不要评判他人;哦!我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去评判他人,因为你们对别人所做的审判会让你自己受到更严厉的审判,对于你们常犯的罪过,你们也该宽容。要知道,在纯洁之神的眼中,有许多行为都是罪行,而这个世界甚至不将其视为轻微的罪过。

真正的仁慈并不仅仅在于你们对他人的施舍,甚至也不在于对他人说几句宽慰的话语。不,这并不是上帝对你们的要求。耶稣所教导的至高无上的仁慈还包含善待众生,善待一切。即使是不需要施舍之人,你们也可以用这种崇高美德对待他们,那些充满爱、安慰和鼓励的话语将引导他们靠近天父。

我要再说一遍,这个时代即将来临——博爱将普照这座星球;基督的律法将统治人类,这一律法将成为引领灵魂进入福赐领域的约束和希望。所以,要彼此相爱,如爱天父之子。不要在你们和那些不幸之人之间筑建任何差异的鸿沟,因为上帝希望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故而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上帝允许罪大恶极之人居住在你们中间,是为了让你们吸取教训。在不久的将来,当人类真正遵循上帝律法之时,便不再需要这样的教训,所有不纯洁和叛逆的灵魂都将按照他们的倾向被下放到更低等级的世界

你们应当感谢我所说的那些帮助你们祷告之人——那才是真正的仁慈。你不必对罪犯说:“他们是卑鄙之人,必须将其从世间清除干净,死亡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太仁慈了。”不,你们不能说那样的话。看看你们的榜样——耶稣。如果他看到身边有这些不幸之人,他会说什么?他会为他们感到悲伤,将视他们为真正需要帮助的病人,并向他们施以援手。哪怕你们无法在现实中做到这一点,但至少可以为他们祈祷,在他们生前为数不多的时日里,为他们的灵性提供帮助。如果你们虔诚地祷告,或许可以感动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悔改。无论好坏,他们都是你们的邻居;与你们一样,他们流浪和叛逆的灵魂被创造出来,也是为了变得完美和圆满。所以,要帮助他们脱离困境,用心为他们祷告。(法国的伊丽莎白,勒阿弗尔,1862 年)


一个人该为一个罪犯冒生命危险吗?

15. 有一个人要死了,旁人若要救他,就得自己冒着生命危险。然而,大家都知道此人是一个罪犯,如果他此次免于一死,必会犯下更多罪行。尽管如此,是否该冒生命危险去救这样一个人?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灵性都会面对的问题。鉴于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人是否该为罪犯冒生命危险,我将根据我的道德水平作出回答。奉献,应不论善恶;帮助,当不分敌友;因此,哪怕是社会的敌人,换句话说,哪怕是罪犯,也要对其施以援手。你认为你让这个罪犯摆脱的只是死亡吗?很有可能,你让他摆脱的是过去的一生。鉴于这种可能,在他临死之前的短暂瞬间,这个迷失之人会回顾他过去的生活,或者更确切地说,他过去的生活会呈现在他眼前。对他来说,死亡也许来得太早;轮回转世或许是令人生畏之事。所以,要赶快去救他!作为受到灵性主义科学启发之人,你应当冲到他面前,将他从他应当遭受的谴责中解救出来,然后,那个本来要诅咒你的人也许会将自己投入你的怀抱。但你不应问自己他是否会这样做;只是去帮助他,因为在拯救他的过程中,你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你可以救他,所以要救他!”(拉梅奈,巴黎,
1862 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当时是十八世纪。——译者按。
[b] 古罗马的男孩在长到 15 岁时,就可以穿着象征男子气概的白色长袍。在这次交流中,灵性借助这一形象来比喻这座星球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译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