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 人一旦到了某个年龄阶段,尤其是过了青春期以后,性格就会发生改变,这是为何?是因为灵性变了吗?
“这是因为灵性重新恢复了自己真实的本性,显露出了他在道成肉身之前的真实样子。”
“你并不知道孩子的天真无邪后面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是谁,曾经是谁,或者将会成为谁;尽管如此,你还是会爱他们,珍惜他们,就好像他们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母亲对孩子的爱之深沉,以致于母爱被誉为人世间最伟大的爱。为何连陌生人在面对孩子时也会心怀温情,也会对孩子温柔以待,慈爱有加?你是否知晓个中原因?你对此感到不解;而这正是我要向你们解释的。”
“孩子是上帝送去转世的生命,所以上帝并未待以过分严厉之心,而是赐予每个孩子天真无邪的模样。即使是生性邪恶的孩子,他们的劣迹也会被遮掩起来,因为他们还意识不到自身行为的好坏。然而,这种天真无邪并没有真正反映出他们以前的进化状态。事实上,这是他们应该变成的模样;倘若不是,那一切只怪他们咎由自取。”
“不过,上帝赐予孩子这般模样不仅是为了孩子的缘故,同时亦是,且尤其是为了父母的缘故,因为父母的关爱对于弱小的孩子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假如父母面对的是一个又爱顶嘴,脾气又坏的孩子,父母对他的这种爱肯定会大打折扣。反之,如果孩子又乖又听话,父母则会在孩子身上倾注所有感情,给予孩子最温柔的照顾。然而,等到孩子长到 15 或 20 岁,不再需要父母的呵护和帮助时,他们最真实的个性特征就会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生性善良者依然会拥有良好的品性,只不过始终会显露出一些幼年未曾表露出来的细微差异。”
“由此可见,上帝的安排总是最好的;一个人但凡心思纯正,便能对一切做出合理的解释。”
“事实上,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这样的可能性:假如你就是那个孩子,化身于你体内的灵性可能来自于习俗迥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你是否希望你的今生拥有全然不同于自己 的嗜好,拥有与自己截然相反的倾向与品味?又是否希望在经历了婴儿期筛选后的灵性融入到你的环境中——除非这种方式是上帝的意志?每个个体都会在不同的世界成长,而由这些世界产生和具有的所有思想、所有特征以及所有存在形式都会在这一阶段得到融合。在死后,你也将在新的家庭中间度过一个童年。你将离开地球,投生来世,对于另一个世界的习惯、风俗和关系形式一无所知,而且还要费劲掌握一门生疏的语言——一门比你今世所想像的更生动的语言。”(参见第 319 问)
“童年还有另一个目的:灵性转世投生,只是为了提升和净化自我。幼年时的脆弱使他们更能够接受和理解智者的建议以及教养者为其提供的帮助。这是一个人改善自我性格以及遏制邪恶倾向的最佳时期。这是上帝赋予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必须完成的神圣使命。”
“因此,童年不仅是有益的、必要的和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符合支配宇宙的上帝律法的自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