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之书

Allan Kardec

返回菜单
100. 初步观察

灵性是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水平、所具备的品质以及尚未超脱自我的不圆满程度来进行划分的。这种分类并非绝对;除非从整体而论,否则单一的分类并不能体现某种明确特征。等级和等级之间并无明显的过渡。不同等级之间的划分界限是模糊交织的,这一点很像自然世界,比如彩虹的各种颜色,甚至人类生活的不同阶段等等。因此,我们会根据对这一问题的具体考虑,进行更为粗略或更为细致的划分。其实,所有的科学分类体系大都如此。这些体系可能会从完整性、合理性或便于理解性等角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划分。但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它们实际上并未改变科学本身的内涵。就这方面而言,被问及此类问题的灵性可能会对类别划分的数量给出不同的回答,但这并不会影响整体的含义。有些人对这种表面上的矛盾持反对意见,却未考虑到灵性其实根本就不在意我们所谓的惯例常规。于他们而言,思想才是一切。于我们,灵性则保留了形式,保留了对于词汇的选择和类别的划分——简而言之,即分类体系。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始终谨记在心:与人类世界一样,在灵性当中,有一些是非常无知愚昧的,所以,千万不要轻易地相信仅仅因为他们是灵性,就理所当然地知道一切。对任何事物进行类别划分都需要有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了解。此外,就像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些愚昧无知的人一样,灵性世界里也会有一些知识欠缺的个体,他们既无法学习,更无法制定任何体系。他们所知道或理解的等级并不完善。在他们看来,凡是那些比自己进化程度高的灵性都属于最高等级,因为他们无法辨别其在知识、能力和道德水平上的差异——就如同目不识丁的人相之于学识渊博的人一样。即使是那些有能力制定体系的人,他们也会因各自视角的不同而在具体的细节上存在差异,尤其是在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之时。林奈、朱西厄和图內福尔讷福尔[c] 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但这并未改变植物学的本质。他们既未虚构植物本身,也未捏造植物的特征,他们只是对植物进行类比观察,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分级。我们所做的亦是如此:我们既未虚构神灵,也未捏造其特性;我们只是观察和了解。我们会根据灵性的言行做出判断,然后根据其相似程度对灵性进行划分,我们的分类方法是以灵性自己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为基础而确定的。

灵性通常可以划分为三大等级或三大类别。位于最底层的三等灵性是不圆满的灵性,他们的特点表现为物质凌驾于灵性之上,且具有为非作恶的倾向。二等灵性的特点表现为灵性本质凌驾于物质之上,且有向善为仁的意愿:因此是善良的灵性。最后是一等灵性,即已达到最高净化水平的纯洁灵性。

这一划分显然颇为合理,它概括了不同等级的明确特征,而我们要做的只是对每一大类进行必要的细分,从而对其主要的细微差异予以区分。这一工作是在灵性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的——对于我们,他们总是慷慨以助,有求必应。
借助以下分类,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判定高度进化或进化不全的灵性所具有的等级和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判定其应得到何种程度的信任和尊重。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研究灵性主义科学的关键所在,因为它本身就可以向我们解释为何灵性在涉及其智慧和道德水平差异的问题上和我们交流时,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不过,有一点应当注意——灵性并非永远只能专属于某一个等级。他们会逐渐进化,而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某一方面的演变往往会较其他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灵性可能会兼具不同等级的特征,这一点极易通过其言行来进行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