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之书

Allan Kardec

返回菜单
933. 如果说一个人自身往往是其物质痛苦的始作俑者,那么他是不是也是其道德痛苦的罪魁祸首呢?
“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一个人的物质痛苦有时还在自己的控制之外,而受损的自尊心、受挫的志向、贪婪的焦虑、羡慕、嫉妒——总而言之,所有的激情欲念——却无不代表着灵魂的折磨。”

“羡慕和嫉妒——幸福之人是不知道这两种贪婪之虫为何物的!喜欢羡慕和嫉妒之人难以得到片刻安宁:他们心中的贪念、仇恨和怨憎会像幽灵一样笼罩其上,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甚至会萦绕在他们的梦中,纠缠不清,挥之不去。羡慕和嫉妒会像烈火一样越烧越旺。这种情况值得你这么做吗?你有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欲念只会让一个人自我折磨,将地球变成真正的地狱?”

有许多表述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欲念的影响。我们常说的 “妄自尊大”、 “眼红不己”、 “妒火中烧”、 “怨恨之火”等等,这些描述都是非常贴切和准确的。有时,人的嫉妒之情甚至没有特定的对象。有些人只要看到超越世俗的事物,就会心生嫉妒,即使他们对此可能并没有直接的兴趣,他们之所以嫉妒,仅仅只是因为这些成就超出了其能力所及。在他们眼中,任何位于地平线以上的事物都是对他们的侮辱,倘若他们代表的是社会上的大多数,他们便会以自身水平为标杆,打压一切。这样的人,不仅善妒,而且平庸。

人之所以感到不幸,往往只是源于他对世俗事物的重视:受挫的虚荣心、野心和贪念会令一个人郁郁寡欢。假如他能让自己超脱于物质生活的狭小圈子之外,将自己的思想升华到代表其命运的无限境界,那么人世生活的磨难就会显得微小而无足轻重——就像一个孩子因为丢失了一个曾带给他无比快乐的玩具而痛哭流涕一样。

一个人如果只有在自己的虚荣心和低俗的物质欲望得到满足时才能获得幸福感,那么一旦这一切无法得到满足,他就会深感不幸;而那些对奢侈品无欲无求的节俭之人,却会因为拥有他人眼中的悲苦境遇而心满意足。

我们这里所指的是文明人,因为野蛮人的需求更为有限,鲜有能激发其贪欲或焦虑之事物。二者看待事物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文明人会对自身的不幸进行思考和分析,因而易受其自身境遇的影响。不过与此同时,他也会对寻找慰藉的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而这种慰藉可能来自于基督教——让他们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也可能来自于灵性主义——让他们了解未来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