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自我保护的手段704. 既然上帝赐予了人生存的动力,那么人是否总是拥有生存的手段呢?
“是的,如果有人未找到生存的手段,那不过是因为他不肯认同而己。上帝不可能给了人生存之需,却不给他生存之道。为此,上帝赐予了地球一种可为其所有居民生产必需之物的能力。所谓必需之物,仅为有用之物,而非多余之物。”
705. 为何地球永远不会提供足以满足人类需求的所有事物呢?
“因为人容易忘恩负义,他会无视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人常常将因自身的无能或浅见所致的后果归咎于自然。若一个人懂得安于命运,知足常乐,便总能从世间获得所需之物。如大地未对其有求必应,无非是因他寅吃卯粮,过度浪费所致。不妨看看沙漠里的贝都因人。他们总能在贫瘠之地找到赖以生存之物,因为他们从不会无中生有,贪得无厌。但是,倘若他们将手中之物尽数用于满足自己的虚妄之欲,那么就无怪乎第二天会发现自己的双手已空空如也了,待他日物资匮乏之时,才发现自己捉襟见肘,穷困潦倒,那时又能怨谁?事实上,你要知道,大自然并非没有远见,只是人不知适可而止罢了。”
706. 对于 “大地果实”一词,我们是否应只理解为来自土壤的产物?
“土壤是其他一切资源的原始来源,因为这些资源最终只不过是土壤产物的一种转化。通过 ‘大地果实’一词,你应了解到人类在这个星球上所能享受的一切。”
707. 某些人即使周围拥有富饶的资源往往也缺乏谋生手段。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主要是由于人类的自私,他们不愿做自己份内之事。其次,也是最常见的,就是由于人类自身的原因。 ‘只要寻找,就能寻见’这句话并不是意味着只要朝地上瞟一眼,就能找到你所需之物。相反,你必须满怀热情,坚韧不拔地上下求索,不会无动于衷,漠不关心,也不能畏惧艰难,灰心气馁——要知道,这些困难往往只是考验你毅力、耐心和决心的一种手段。”(参见第 534 问)
倘若文明的发展使得我们的需求成倍增长,那么我们的工作方式和谋生手段必然也会成倍增长。不过有一点需要明白,在这个意义上,还有许多事情有待我们去做。一旦文明完成了其使命,便没有人能说自己所需匮乏,除非这是由于自身过错导致。许多人之所以不幸,源于他们选择了一条本不属于自己的道路——这就是他们缺乏成功所需的智慧。阳光普照,惠泽芸芸众生,但前提条件是人人各居其位,各司其职,方能各取所需。大自然不会对社会组织的扭曲负责,更不会对野心和虚荣所致的后果负责。
然而,如果我们不承认最先进文化在这一意义上所取得的进展,那我们就是盲目的。有鉴于慈善和科学共同为不断改善人类物质条件而做出的值得称道的努力,即使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物产的短缺仍得到了有效地缓解——至少在大多数地区,灾荒最严重的年份与往时亦不可相提并论。对于公共健康和福利而言,公共卫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一点我们的祖先并不知晓,而如今已成为人们郑重关注的对象。不幸和痛苦之人皆有所庇,科学在各地付诸行动,为增进众生福祉作出了贡献。如此一来,就能说我们终于达到圆满了吗?当然不是!我们目前所取得之成就无非是让我们认识到,人类若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可以做到何种程度。但前提是,他们应对现实和严肃之事保持足够的理智,懂得知足常乐,而不是沉迷于只会使人类倒退而非让人类进步的乌托邦式的空想。
708. 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个人的生存手段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意愿,他之所以缺乏最起码的必需品,完全是环境所致的结果?
“这种情况往往是此人必须经历的一种残酷考验,而对于这一考验,他亦心知肚明。假如此人的智慧不足为其提供避难的手段,那么他的功德便在于顺服于上帝的意志。若死亡逼临,他也应毫无怨言,逆来顺受,谨记此乃自己解脱之时,莫在最后一刻心怀绝望,否则,可能会使自己丧失因顺服而应获得的奖赏。”
709. 在危难之际,有的人为了填胞肚子而被迫牺牲同胞,这些人是否犯下罪行?如果是,那么源于自我保护本能而维持生存的必要性是否能减轻这种罪行?
“我已经回答过,怀着无私和勇气经历生命中的各种考验,这会积修更多的功德。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有违自然的谋杀和犯罪,应加倍惩罚。”
710. 在其他世界,如果身体的构成更加纯洁,众生还需要获取营养吗?
“是的,但他们的食物与其本性是一致的。对你们致密的消化系统而言,这种食物不够充盈;同样,他们也无法消化你们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