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之书

Allan Kardec

返回菜单
3. 转生

611. 生命的共同起源为智慧本源,这种说法是对转生教义的一种肯定吗?
“两种事物可能拥有相同的起源,但到后来就不再相似了。谁能从种子里未成形的胚芽认出它所长出的树木,认出它的叶子、花朵和果实?从智慧本源到演变为灵性并进入人性化阶段所需的程度开始,它与原始状态已无多大关系。它已不再是动物的灵魂,就像树已不再是种子一样。人只有在肉体、受肉体影响而产生的激情以及物质固有的自我保护本能方面是与动物相似的。因此,不能说某某人是某某动物的化身。所以,从通常所理解的含义而言, ‘转生’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612. 一个化身于人的肉体中的灵性能否化身为动物?
“这将是一种退化,而灵性是不会退化的。河流永远不会流回它的源头。”(参见第 118 问)

613. 尽管与转生有关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但这难道不是一个人对于不同生世的一种直观的情感吗?
“我们承认这种观念与其他许多观念一样包含着这种直观的情感,但与大多数直觉观念一样,人类对它的理解是扭曲的。”

如果你所理解的是灵魂从一个低级状态进化到一个高级状态,完成了其本质转变的发展过程,那么转生的说法是正确的。然而,如果指的是从动物直接转生为人或者从人直接转生为动物,那么这就是错误的,因为这包含着某种退化或融合的意味。鉴于两种不同物种的物质存在之间是不可能融合的,所以我们针对其不相容性的程度制定了相应指标,这种情况也同样适用于化身于它们的灵性。如果同一灵性可以交替化身为不同的物种,这必将导致本性的同一性,从而衍生出物质再生的可能性。相反,灵性所教导的轮回转世基于的是自然的进化过程以及人在自身物种中的进步,这种进步绝不可能削弱其尊严。

降低他们等级的是未能充分利用上帝为了让他们能取得进步而赐予他们的能力。无论如何,转生教义的古老性和普遍性,以及信奉者中名人济济的事实,无疑证明了轮回转世原则在本质上拥有坚实的根基。这些都是有利的论据,而非反驳的依据。

灵性的起源是万物起源的相关问题之一,这也是上帝的秘密之一。由于人类尚未获得这一问题的所有答案,因此,他们只能通过建立一些多少具有一定可能性的理论,来对此进行推测。灵性本身也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至于他们不了解的事物,他们可能也会拥有一些个人的观点,这些观点或多或少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以同样方式看待人和动物之间的联系。有的人认为,只有在低级生物经过不同等级的进化,做好准备并具有个体化以后,灵性才会进入人性化时期。其他人则认为,人的灵性永远属于人类,他们不会转生为动物。第一个理论的优点是为动物的未来提供了一个目标,从而构成了思维存在链中的第一个环节。第二个优点在于它更符合人类的尊严,其大致可以归结如下:不同物种的动物在智力上不能通过进化方式从某种动物进化到另一种动物。因此,牡蛎的灵性并不能相续转变成鱼类、鸟、四足动物以及最后两足动物的灵性。每个物种本身在生理和精神上就是一个绝对的类型。其中的每个个体都会根据其器官的完善程度以及在自然现象中所必须完成的工作,从宇宙源汲取所需数量的智慧本源。死后则重新变回一般物质。那些比我们更先进的世界(参见第 188 问)也是由不同物种的动物组成的,这些动物适应于这些世界的需要以及它们所服务的人类的进化程度,但从灵性上讲,它们并不是从地球上的种物进化来的。这一点与人类是有所不同的。

从生理的角度来看,人类显然是生命链中的一环,但从道德的角度来看,人类和动物之间的连续性是有中断的。只有人类拥有灵魂或灵性,这是一种神圣的火花,赋予他们道德感和动物所不具备的知识;这是一种基本存在,他们先于肉体而生,并在肉体死后永存,且拥有自己的个性。灵性的起源是什么?他的出发点在哪里?他是由个性化的智慧本源形成的吗?这是一个无法破解的谜,对此,正如我们所说,我们只能进行理论推导。什么是永恒的,什么又代表着理性和经验?这就是灵性的存在,他们在死后仍然保持自己的个性,具有进化的能力,其幸福或不幸状态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在行善之路上的进化程度,以及在这一原则下推导出来的所有道德真理。至于人类和动物之间的神秘联系,我们要再次重申,这是上帝的秘密,就像许多其他事物一样。我们目前是否理解对于我们的进步无关紧要,而对于我们的现在也是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