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之书

Allan Kardec

返回菜单
2. 动物与人类

592. 如果单从智力方面对人类和动物进行比较,我们似乎很难确定一条界线,因为地球上的某些动物明显超越了某些人类。那能不能通过任何一种方式精确地划定出这样一条界限呢?
“你们的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并未达成多少共识。有的人希望人类成为动物,而另一些人则想让动物成为人类。其实两者都是错的。人是一种独立的存在,有时会沉得很低,有时会升得很高。人的物理本性与动物相拟,甚至其天赋还比不上大多数的动物。大自然为动物提供了一切,而人类不得不用他们的智慧去发明,来满足自身需求以及自我保护。他们的肉体会像动物一样消亡——这是肯定的——但是他们的灵性拥有可以自己掌握的命运,因为他们是完全自由的。可怜的人,将自己贬低得比野生动物还不如!难道你们不知道自己和动物的区别吗?辨别人类的标准,就在于他们是否拥有思考上帝的能力。”

593. 我们可以说动物的行为完全出于本能吗?
“这又是一个理论。对大多数动物而言,起支配作用的的确是本能,但部分动物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某种坚定的意志?这是智慧的表现,尽管可能是有限的。”

我们不能否认,某些动物具有复杂行为,这意味着它们拥有一种超越本能和适应环境的意志,从而使它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坚定感。因此,动物具有某种智慧,但在运用这种智慧时,它们会更多地倾向于满足自身的生理需以及提供自我保护。在动物世界中,既没有创造,也不会改善。无论它们在劳作过程中展现出了哪种令我们钦佩的技能,它们不过是在按照一成不变的形式和比例日复一日地重复劳作,无论好坏。同一物种的后代在无需学习的情况下,就能按照同样的模型建造自己的窝巢。即使某些动物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这种智力发育始终会局限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而这也是源自人类对于某种灵活性的影响作用。它们无法通过自身取得任何进步,即使能取得进步,也只是短暂的,是纯粹个体性的,因为一旦让它们独立生存,它们又会很快地恢复其天然所具有的限制性。

594. 动物有语言吗?
“如果你是指语汇和音节组成的语言,没有;但如果你是指一种交流的方式,那么有。它们所说的东西可能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多,但它们的语言只限于满足自身的需求,它们的思想也是如此。”

■ 有的动物无法发声。它们是不是被剥夺了说话的能力?
“它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互相理解。难道你们人类就只使用语言来交流吗?譬如哑巴,他们怎么办呢?既然动物的一生中免不了要和同类打交道,那么它们自会通过各自的方式警告对方,或者表达自己体验到的感觉。你认为鱼不会理解它们的同类吗?语言并不是人类独有的特权,只不过动物的语言是基于本能,仅限于满足自身需求和思想的范畴,而人类的语言更加完善,足以涵盖人类智慧中的所有概念。”

事实上,鱼会像燕子一样成群迁徙,服从领导者的引领,为了保持整个鱼群的统一性,它们必定会拥有某种方式来警告和理解对方。这种方式既有可能是鱼自身的能力,也有可能是借助水流做为它们传递某种振动的工具。无论是哪种情况,有一点不可否认,即它们自有理解对方的途径,就像所有被剥夺了声音的动物一样,它们同样能够执行统一的行动。有鉴于此,我们还有必要对灵性在不诉诸于语言的情况下也能彼此沟通表示质疑吗?(参见第 282 问)

595. 动物是否具有自由意志?
“尽管动物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犹如一台简单的机器,但是它们的行动自由也仅限于满足自身需求的范围内,不能与人类的自由相提并论。它们的进化远不如人类,所以也就不会拥有与人类相同的职责。动物的自由受其物质生活中的行为所限制。”

596. 某些动物天生具有模仿人类语言的能力,那么为什么这种天赋在鸟类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而身体结构更接近人类的动物,比如猿类则相对逊色呢?
“发声器官的特殊构造是主要因素,模仿的本能是次要因素。猿类能够模仿手势;而某些鸟类可以模仿声音。”

597. 既然动物拥有某种能赋予其一定行动自由的智慧,那么它们体内是否存在一种独立于物质的本源呢?
“是的,正是这种本源在其肉体死亡后依然存续。”

■ 这种本源与人类的灵魂是否相似?
“如果你们喜欢,可以把它叫做灵魂;这取决于你们为这个词所赋予的含义。但是,这种灵魂比人类的灵魂要低级得多。动物的灵魂和人类的灵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就像人类的灵魂和上帝之间的差别一样。”

598. 动物的灵魂在死后是否仍会保留其个性和自我意识?
“仍会保留它的个性,但不会具有自我意识。它们的智慧生命仍处于一种蛰伏状态。”

599. 动物的灵魂能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物种道成肉身吗?
“不能,它们没有自由意志。”

600. 既然动物的灵魂在其肉体死亡后依然存续,那它是否会像人类死后的灵魂一样仍处于一种游离状态?
“它仍会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因为它不能与肉体结合,但它又并不是一个游离的灵性。游离的灵性是一种拥有思想且能自由行动的存在。动物的灵性不具备相同的能力。自我意识构成了人类灵性的主要属性。在死亡后,动物的灵魂将被分管此类事务的灵性进行分类,并且几乎会立刻被利用。它们没有时间与其他生物建立关系。”

601. 动物会像人类一样遵循自我提升的规律吗?
“是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更高等级的世界,人类更先进,动物也更先进,并且拥有更发达的沟通途径。尽管如此,动物始终是低于人类且服从于人类的——它们是人类聪明的仆从。”

对于这一点,并不需要感到大惊小怪。试想一下我们身边那些更聪明的动物,例如狗、大象和马等,它们都具有适合体力劳动的生理构造。在人类的指导下,它们有什么不能完成的?

602. 动物是否像人类一样是自愿提升的,还是不得已?
“不得已。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不会得到补偿。”

603. 在高度进化的世界里,动物知道上帝吗?
“不知道。对它们而言,人类就是上帝,就像对于人类而言,灵性一直被当作上帝一样。”

604. 既然动物永远低于人类——即使是高级世界里进化等级最高的动物也不例外,这难道不是等于说上帝创造了永远被判以卑微地位的智慧存在吗?如果是这样,岂不是违背了上帝在其所有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设计和进化的统一性?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你无法感知的纽带联系在一起的,即使是明显最不一致的事物之间也有着人类在目前状态下无法理解的联系点。它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智慧窥见他们,但只有当智慧已经达到它们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并且摆脱了傲慢和无知的偏见时,它们才能清楚地看到上帝的作品。在那之前,思想的局限性会使它们从狭隘和有限的角度看待一切事物。放心,上帝绝不会自相矛盾,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通过统一的规则来协调的,这些规律永远不会背离造物主的崇高智慧。”

■ 由此看来,智慧是动物灵魂和人类灵魂之间的共同特性,也是两者之间的联系点吗?
“是的,但动物只拥有物质生命的智慧;而在人类世界,智慧会产生道德生命。”

605. 如果我们考虑了人类和动物之间的所有联系点,那为何不能认为人类拥有两个灵魂:动物灵魂和灵性灵魂;如果没有后者,他们就只能像动物一样生活?换句话说,动物是不是一种类似于人类,但无灵性灵魂的存在?如果是这样的话,人的善恶本能岂不是由这两个灵魂谁占主导地位来决定?
“非也,人类并没有两个灵魂,但肉体拥有自身的本能,这种本能来自于其器官的感觉。人除了双重本性,即动物本性和灵性本性外,别无其他。人类的肉体和本能,赋予他们与动物一样的本性和本能。人类的灵魂,则赋予了他们灵性的本性。”

■ 所以,除了摆脱自身的不圆满,灵性还必须与物质影响作斗争吗?
“是的。灵性的进化程度越低,其与物质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这一点难道看不出来吗?人绝不会拥有两个灵魂;每个人的灵魂永远只有一个。动物的灵魂和人类的灵魂是完全不同的,两者的灵魂并不能在各自的躯体间互换。但是,如果人没有动物灵魂——其激情会停留在动物层面,他们相当于只拥有一个动物躯壳——通常将其拉低到那个层面——一具拥有生命力,但是缺乏智慧和拥有自我保护所必需的有限本能的肉体。”

当一个灵性化身于一具人的肉体时,他便为后者带来了令他比动物更高级的智慧和道德本源。人的两种本性给他们的激情提供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源泉:一个来自于自然本能;另一个来自于道成肉身的灵性所具有的不纯洁性,这样的灵性或多或少与动物所嗜好的卑劣具有情感共鸣。在净化自我的过程中,灵性会逐渐去掉物质的影响。受到这种影响时,他会更接近于动物;从这样的影响中解脱出来后,他才会走向自己真正的命运。

606. 动物从哪里获得了赋予其某种特殊灵魂的智慧本源?
“从宇宙智慧本源。”

■ 那么人类和动物的智慧都源于同一个本源?
“当然,但在人类中,它经历了一个改善的过程,使人越过了动物的水平。”

607. 有人指出,人的灵魂在最初阶段类似于俗世生命的婴儿期,在这一阶段,它的智慧刚刚开始显露,正在为此世的生命作准备(参见第 190 问)。灵魂是在哪里完成这个初级阶段的?
“在你们称之为在世为人的多生多世。”

■ 然后,灵魂似乎已经成为创造低级存在的智慧本源,对吗?
“我们不是说过了,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相通的,都趋于统一吗?正如我们此前所说,智慧本源正是在这些你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存在中被提炼出来,然后逐渐具有个性并为生命作准备。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类似于萌芽的预备性工作,在这之后,智慧本源会经历某种转变,并最终演变为灵性。正是从那时开始,灵性进入了人性化时期,他拥有了对未来的意识、对善恶的区分和对其行为的责任感——犹如在长大成年之前必须需经历童年,然后是青年,最后是成年。这个起源没有什么丢人的。最伟大的天才是否会因为曾在母体子宫中成为不成形的胎儿而感到羞辱?如果有什么令他们感到羞辱的,那就是他们在上帝面前的低下地位,以及他们在洞察神的计划与宇宙和谐规律中所体现的智慧时所表现出来的无能为力。努力在使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团结在一起的,令人向往的和谐中认识到上帝的伟大之处。要相信上帝从不做无目的之事,要相信创造没有未来的智慧存在是对上帝善良亵渎——这一点适用于所有的生物。”

■ 人性化时代是否是从地球开始的?
“地球不是一个人第一次道成肉身的起点。人性化时期通常开始于进化程度较低的世界。但这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法则,也有可能出现一个灵性在刚开始在世为人时就是生活在地球上的。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与其说是法则,不如说是例外。”

608. 在死亡后,人的灵性是否会对其人性化时期以前的存在拥有意识?
“不会,因为是从那个时期以后,他的生命才转变为灵性的。他甚至难以记住其投生为人的前几世,正如人类不再记得其幼年早期时日子,更不用说他们在母体子宫中度过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灵性可能会告诉你,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如何起源。”(参见第 78 问)

609. 进入人性化时期之后,灵性是否会保留以前的痕迹;即它发生自己在那个可能被称为 “非人性时期”所处的状态?
“这取决于两个时期的划分距离以及他所取得的进展。在几个世代里,他可能会或多或少保留着原始状态的反思,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是通过突然的转变而发生的。存在或事件的链端总是有联结点的。然而,这种痕迹会随着自由意志的发展而消失。进化的前几步是缓慢完成的,因为他们尚未得到意志的帮助;但是当灵性拥有更完善的自我意识时,他们便会取得更快的进步。”

610. 那么,有的灵性说人是独立于造物等级的存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吗?
“没错,但问题尚未完全展开,有些事情只有在时机到了才会发生。人类事实上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因为他们具有有别于其他所有事物的能力,他们拥有另一种命运。人类是上帝选中轮回转世且知道上帝的唯一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