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儿童死后的命运197. 幼年早夭的孩子其灵性的净化程度是否会和成年人的一样?
“有时反而可能会高于年长之人,因为一个孩子可能经历了比一个成人更多的前世轮回,因此可能拥有更多的经验,尤其是在自身取得了进步的情况下。”
■ 那么,孩子的灵性会比父母的灵性拥有更高的进化程度吗?
“这种情况相当常见。难道你从未发现过吗?”
198. 假如一个孩子从未作恶,却幼年早夭,那么其灵性会升入一个更高的等级吗?
“这个孩子虽然从未作恶,但却也从未行善。上帝并不会减轻这个灵性所必须经受的考验。如果灵性是纯洁的,原因并不在于他是一个孩子,而是因为他已经获得了进升。”
199. 为何生命常常在童年时就夭折了?
“对于灵性而言,一个孩子的寿命长短可能是其前世未能寿终正寝所剩余的寿数。此外,孩子的死亡对于父母而言,通常是一种考验或赎罪。”
■ 一个孩子若幼年早夭,其灵性会变成怎样?
“会转世投生。”
假如人只有一世可活,且死后的命运注定永远无法改变,那为什么半数人幼年早夭,未尽全力过完一世,却有资格享受永福?他们有何权利免于承受其他人所经历的往往充满痛苦的人生?这样的秩序绝不可能符合上帝的公正性。通过轮回转世,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有绝对公正。未来属于所有人,既无例外,亦无偏袒,若是落到最后,就只能怪自己。每个人都必须修行积德,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外,认为童年是一种天真无邪的状态是不合理的。难道我们未见过在教育尚未发挥作用的年纪,孩子就已表现出最坏的天性吗?难道我们未见过那些看上去生性狡猾、虚伪、奸诈之人,甚至那些怀有盗窃杀伐本能之人,哪怕他们身边都有很好的典范?在他们犯下罪行时,刑法会宣判他们无罪,认为其行为缺乏辨别能力,是出于本能而非故意。但这种本能从何而来呢?为什么在相同的年纪、相同的教养环境、相同的影响之下,孩子的本能差异却如此之大?既然这与教育无关,那么倘若不是源于灵性本质的不圆满,这种幼年之恶又是从何而来呢?真正邪恶之人提升更小,为此,他们必须承担后果,不是因为此生童年时所做的坏事,而是因为前世种下的恶果。因此,律法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上帝的公正泽被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