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之书

Allan Kardec

返回菜单
2. 灵魂

134. 灵魂是什么?
“道成肉身的灵性。”

■ 灵魂在与肉体结合之前是什么?
“灵性。”

■ 那灵魂和灵性是同一事物吗?
“是的,灵魂就是灵性。在与肉体结合之前,灵性是在无形世界中存在的智慧存在,此后,他们会暂居于一个物质皮囊内,以实现自我净化和自我开悟。”

135. 除了拥有灵魂和肉体外,人类还拥有其他吗?
“连结灵魂和肉体的纽带。”

■ 这种纽带的本质是什么?
“是一种半物质,即介乎于灵性本质和肉体本质之间;这两种本质之间的相互交流离不开这一纽带。灵性正是通过这一纽带作用于物质的,反之亦然。”

因此,人类由三大主要部分组成:1)躯体或物质存在,与动物相似,因拥有相同的生命本源而具有生机;2)灵魂或道成肉身的灵性,寄居于肉体之内;3)灵性包或媒介要素,一种半物质,作为灵性的主要皮囊,用于实现灵魂与肉体的结合。这三者在一起,就犹如一个由种子、果肉和果皮组成的水果。

136. 灵魂是独立于生命原力的吗?
“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肉体本身不过是一具皮囊。”

■ 肉体能在没有灵魂的情况下存在吗?
“能。然而,一旦肉体死亡,灵魂就会弃之而去。在出生之前,灵魂和肉体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结合。但在二者结合之后,只有肉体的死亡才能切断两者之间的联系,使灵魂得以脱离肉体。有机生命可以使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具有生命力,但灵魂并不能居住在一个没有有机生命的躯体之内。”

■ 如果没有灵魂,我们的身体会怎样?
“一具没有智慧的血肉而已;任何你绝不会称之为人的东西。”

137. 一个灵性可以同时化身在两个不同的躯体内吗?
“不能。灵性是不可分割的,故不能同时使两个不同的存在具有生命力。” (参见 《灵媒之书》中关于双体性和显容的章节)[a]

138. 那些认为灵魂是物质生命本源的观点如何呢?
“我们对此并不关心,因为这只是用词用语的问题。首先要做的,是要试着去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含义。”

139. 有的灵性及之前的一些哲学家曾将灵魂定义为一种从天地间迸发出来的精神火花。为何会存在这种矛盾呢?
“并无矛盾;一切都取决于词语所具有的涵义。你们为何不给每一种事物单独指定一个词汇呢?”

“灵魂”一词可以用来表示迥然不同的事物。有的人将灵魂视为生命的本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将灵魂形象地描述为一种天地间迸发出来的精神火花并无不妥。这里的 “天地”其实是指生命原力的宇宙本源,每个生命都会从这里汲取一部分生命原力,并在死后将其归还于天地。此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概念,就是道德存在,其不同于物质,亦独立于物质,并且保留了自己的个性。这种存在也被称之为灵魂,根据这一含义,可以说灵魂是一种灵性的化身。鉴于灵魂被赋予了不同的定义,那么灵性们会根据这个词语的用法及其对俗世概念的理解程度来遣辞造句。在人类的语言中,并不是每一个概念都有专门对应的词汇,故而缺乏语言的沟通效率,也因此引发了大量的误解和争议。为此,高级灵性告诉我们,我们首先应当试着去理解彼此所使用的词汇。[1]

140. 有人认为灵魂会按照肌肉的数量被分割成许多部分,从而对身体的每一个功能进行支配。对于这种理论,该如何看待?
“同样,这也将取决于对 ‘灵魂’一词所赋予的含义。如果我们说的是生命流体,那么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但如果指的是道成肉身的灵性,则是不正确的。我们已经说过,灵性是不可分割的:它会通过媒介流体游走于各个器官之间,但并不会分裂。”

■ 尽管如此,确实曾有一些灵性给出过这个定义。
“无知的灵性会将果当作因。”

灵魂会通过因分布于体内的生命流体而获得生命力的各个器官发挥作用,而越是处在运动中心或核心部位的器官之中,灵魂的作用越大。但这一解释并不适用于将灵魂等同于生时居于肉体之内,死时便离开肉体的灵性。

141. 有人认为灵魂是环绕于躯体之外的,这种观点是否有可取之处?
“灵魂并不是像笼中之鸟一样被包围于躯体之内。相反,它会散射并显现于躯体之外,就像从玻璃球中散发出光芒,或者犹如洪钟向外发出振动的声波。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灵魂的确是位于躯体之外的;尽管如此,灵魂却并不是躯体的封套。灵魂拥有两种皮囊:一种是轻虚的,缥缈的,我们称之为 “灵性包”;一种致密的,物质的,沉重的,即躯体。正如我们曾经讲过的,灵魂恰好位于这两种皮囊的中心,就像果壳里的坚果一样。”

142. 另一种理论认为,孩子的灵魂会随着生命的各个阶段而不断地自我完善。这是否正确?
“灵性只有一个:无论是孩提时期,还是成人以后,灵性都是作为整体存在的。作为灵魂显现的工具,只有身体器官才会进行自我发育和完善。这又是一个将果当作因的理论。”

143. 为何不是所有灵性都以同样的方式来定义灵性呢?
“并不是所有灵性对这些事情都有同样的领悟。有的灵性领悟能力仍然有限,他们并不理解抽象的概念,就像世间的孩子一样。还有一些伪智之灵,他们为了表现自己而夸夸其谈,言过其实——这是与凡尘俗世的另一个相似之处。而且,即使是开明的灵性也有可能使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尤其是在针对人类语言无法阐述清楚的问题时。所以,灵性有时不得不借用一些寓言和类比的手法来表达,然而遗憾的是,你们总是喜欢从字面上望文生义。”

144. 那么,世界灵魂该如何理解呢?
“世界灵魂是生命和智慧的宇宙本源,也是个体产生的根源。不过,使用这一表达的人往往并不理解它的具体涵义。 ‘灵魂’一词的使用非常灵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对其作出解释。有些时候,甚至有人认为,地球本身就拥有一个灵魂。但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必须理解,它所指的其实是忠诚灵性的集合,如果你听从他们,这些灵性会指导你的行为,将你引入正确的方向,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上帝在世间的助手。”

145. 为何古往今来,有那么多哲学家花了那么长时间去讨论心理学,却仍未达到真理?
“这些人是永恒的灵性主义学说的先驱,他们为这一学说奠定了基础,扫清了障碍。只要是人,就会犯错误,而他们的错误就在于将自己的思想误认为是真理。

然而,正是这些相同的错误,使得通过对其学说正反两方面的辩析,最终令真理大白于天下。顺便说一下,比较研究能够让你明白错误中所隐含的伟大真理。”

146. 灵魂在身体内是否有一个明确且划有边界的位子?
“没有——尽管在伟大的天才和善思明辩者中间,灵魂多居于他们的头脑;而多愁善感者以及全身心献身于人类者,灵魂则多居于他们的心脏。”

■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那些将灵魂安放在生命中心的观点?
“你可以说灵性更多地栖居于某一机体部位,因为所有的感觉都集中在这一点上;但要将灵魂安放在可能被视为生命力中心的位置,这会使它与生命流体或本源相混淆。尽管如此,你可以这么说,灵魂之位有可能更多地出现在为体现智力和道德品质而服务的器官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参见《前言》第二节关于“灵魂”一词的解释。——作者按。
[a] 卡甸在第六版(1862 年)中增加了这条注释。——译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