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书 以灵性主义为依托

Allan Kardec

返回菜单
2.怀疑者对于这个看似幼稚天真的寓言抱之一笑,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何一场宴会出现这么多问题,更不明白为何受邀之人会拒绝参加宴会,甚至于要杀害主人派来的人。他们认为:“寓言嘛,当然是一种比喻,但即便如此,也不应超出可信的范围。”

当人们摒除其外在形式而去寻找其隐含意义时,所有的比喻和最巧妙的寓言可以说都是如此。耶稣将生活中最常见的习惯融入了他在故事中所描述人物的风俗和性格。他所讲的寓言故事大多意在向众生灌输灵性生命的理念;这些寓言故事的含义之所以看上去大都晦涩难懂,不过是因为很少有人能从这一角度进行解读罢了。

在这个具体的寓言故事中,耶稣将一切皆是喜乐幸福的天国比作一场宴会。第一批受邀之人,指的是希伯来人,即上帝最先叫其来了解上帝律法之人。主人派去的仆人指的是先知,先知来是为了劝告希伯来人走上真正的幸福之路,但他们的话鲜有人听从,他们的警告也屡受嘲笑;许多先知甚至像寓言中的仆人一样惨遭杀害。以照看田地和买卖为借口拒绝参加宴会的受邀之人,象征着那些沉迷于世俗事物而对天国事物漠不关心的世人。

当时的犹太人有一个普遍信念,那就是他们的国家定将获得凌驾于所有其他民族之上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上帝不是应许亚伯拉罕说,他的子孙要遍满全地吗?然而,他们所信仰的始终停留在物质形式,是一种实际的、物质的支配。

在基督降临之前,除了希伯来人,其他民族都是崇拜偶像和信仰多神教的。倘若有那么几个不同凡响之人提出了神性合一的概念,这一概念也只会成为个人的理论,绝不会被当作基本真理,除非少数几个人将他们的知识隐匿于众生无法理解的神秘面纱之下。希伯来人是第一个公开信奉一神论的民族。上帝先后派遣了摩西和耶稣,以期将其神圣律法传授给希伯来人。自此,星火燎原,遍及整个世界,它战胜了异教,并使得亚伯拉罕的灵性子 “如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尽管犹太人拒绝盲目崇拜偶像,他们却忽视了道德律法,只单纯地坚持外在的敬拜仪式。直至罪行滔天、恶贯满盈,这个国家最终被征服,并因教派和系别的不同而四分五裂,连圣殿里也充斥着怀疑的气息。就在这时,耶稣出现了。他被派去是为了提醒世人遵循律法,并为他们打开来世的新视野。作为第一批受邀参加普世信仰这一盛大宴会之人,他们并未听从天国弥赛亚的话,反而将他处死。所以,这些人失去了通过主动争取所应收获的果实。

然而,要借由这一事件来指责全体民众,这并不公正。主要的责任还应归咎于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前者傲慢狂热,后者缺乏信仰,最终导致了亡国的结局。耶稣将他们比作那些拒绝参加婚宴的受邀之人,并且补充道:“主人看到这一情况,便命人到街头去,无论碰到谁,都请他们来赴宴。”他是想借此对其他所有民族 ——无论信仰异教,还是崇拜偶像——广而告之,只要他们相信,就可以取代先前那些受邀之人来参加宴会。

只不过,仅仅受到邀请是不够的;仅仅打着基督徒的名号也是不够的,哪怕已经入席就坐,只等参加天国的宴会也是不够的。首先,作为一项明确要求,参加宴会之人必须穿着礼服,这代表着必须拥有一颗纯洁的心灵,且必须按照灵性的指示去践行律法。这一律法在“没有仁慈,就没有救赎”这句话中得到了充分诠释。然而,在所有聆听过这一神圣之言的人当中,真正遵循并践行它的少之又少!值得升入天国之人更可谓寥寥无几!这就是为何耶稣会说:被邀请的人很多,被选上的人却很少